丽江永胜这座铁索桥有150年历史,你认识吗?

文旅头条讯(通讯员 刘皋 文/图)在丽江市永胜县大安乡与古城区七河乡隔江相望的金沙江段,保存着一座有着150年历史的铁索桥——金龙桥。百年来,它见证了丽江与永胜两地的商贾繁荣、历史更迭和交通变迁,是川、滇、藏三省茶马古道的关津要隘。沧海桑田,随着岁月的流逝,社会的发展,金龙桥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一道历史人文遗产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龙桥位于永胜县大安乡梓里村附近,因此又名梓里桥。它凌空飞驾于金沙江大峡谷的江面上,东距永胜县城75公里,西至丽江县城45公里,南与鹤庆县比邻。这里,群山对峙,沟壑纵横,峰高谷深。仰望两岸,奇峰兀立,乱石穿空,从江面到两岸山头,高差2200米,真是“抬头望,山顶云接天,俯首看,大江如银线”。站在桥上,颤抖桥面上下起伏,宛如晃动的秋千。朝上眺望,不尽江水滚滚而来,惊涛拍岸,从桥下奔腾咆哮而下,一泻千里,惊心动魄。

自古以来,金龙桥所处地就是东来西往的关津道口,在这里,一度演绎着人与自然抗争的历史。据悉,在金龙桥建成之前,两岸人民只能用小木船或革囊渡人,因为江窄水急,事故时常发生,极不安全。后来,世居的纳西、彝、傈僳、汉等各族人民便发明了溜索。他们在两岸巨大岩石上系以大竹索,用溜筒覆索上,负索而渡,故而梓里渡称篾缆渡或溜索渡。但是溜索极不安全,人悬空中,稍有闪失便坠入大江,葬身鱼腹,人们从痛苦的渡江历程中悟出安全之策,开始了艰辛的架桥壮举。

最早的梓里桥建于何时,已不可考。据明万历《云南通志》载,很久以前江面上就有用竹子组合而成的吊桥。这种桥并不牢固,后来,人们又将竹吊桥改建成铁索桥,现存的梓里铁索桥兴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由鹤庆人蒋宗汉捐资白银十万两,历时四年修建而成。

《新纂云南通志》记载了蒋宗汉修桥的原因:宗汉始居亲丧时,回酋马金保数过其家,强加以爵秩。宗汉阳许诺,夜间盗走军营,及金沙江,追兵四合,宗汉穷急,无以渡,指江水誓曰:“苟天相吾,幸存活宗汉身,他日必灭此贼”。其后贵仕,乃出资造梓里桥,利便行旅,人至今称志云。而今,金龙桥西端矗立的碑文上,还铭刻记载着蒋宗汉修桥及捐款建桥的相关史实。

在桥头堡东西两端悬挂的两块匾上,也注明了款识:“光绪五年钦赐黄马褂记名云南提督军门前署腾越总镇图桑阿巴图鲁蒋宗汉题。”另一块是蒋宗汉为该桥命名的“金龙桥”,三字墨底金字,为浮雕,显显赫赫,遒劲端庄,古色古香。两块匾今仍悬桥头。

金龙桥单孔跨径92米,宽3.5米,全桥长131.6米,以18根手工锻成的铁链悬系两岸,每根用500余环扣联而成。其中16根铺底,上铺木板,两侧各拉一根做护栏。大铁链每环长尺许,宽五寸,重八斤多,全用熟铁煮合钩联,桥身仅铁链一项重约七八万斤,可见当时的工匠技艺高超。桥两端用高35厘米,宽30厘米,长120厘米-200厘米的六面石条砌成码头型巨大桥城,层层堆垒,整齐划一,雕凿精工,石灰灌浆钩缝异常坚牢。

据记载,修建金龙桥建筑材料全凭人背马驮。据说当时一匹大骡子仅能驮六扣铁链,而毛驴只能驮两扣铁链,要两天时间才能驮到江边,驮到江边后,再用炉火煮合锤炼成无缝铁链。可见要建成这样举世闻名的铁索桥,远在前清那样的历史条件下,关山重重路漫漫,驮铃叮当萦长空。

远眺两岸,峭壁峰,雄关漫道。东为梓里坡,西为十二栏杆坡,一线铁索,凌空飞架,如倒虹卧江,将两岸连接,令人叹为观止,近代纳西族著名诗人王树合曾咏诗赞曰:

行尽羊肠路,迎眸景不同。

江平随岸阔,山峻极天雄。

把钩临清泉,观樵指碧丛。

牛羊归路晚,又见夕阳红。

出了金龙桥,继续向前行,就是令人荡气回肠的十二栏杆坡,十二栏杆坡百迴千转,高耸入云,爬上了十二栏杆,丽江坝子也就尽收眼底,而十二栏杆坡,也成了无数行人挥之不去的情结。

金龙桥建成,天堑变通途,大大促进了边疆各族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1982年,丽永公路开通,并在金龙桥上方五公里处架设了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拱肋大桥——金安桥。至此,金龙桥完成了其历史使命,退居一隅,但仍为岸边人民所沿用。

而今,金沙江永胜和丽江交界地段,大桥林立,交通日益方便,金龙桥的头上,高速公路飞架南北,金沙江特大桥已经建成。而金龙桥则作为丽江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兴建迄今,风雨150年,几经严寒酷暑,风雨侵蚀,历经三朝尘世沧桑巨变,仍巍然屹立,气势恢宏。装点着壮丽锦绣山河,成为丽江市的一处历史文化遗迹,供世人旅游观赏。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李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